复印机是现代常用办公设备,同时它也是一种故障率较高的办公设备。下面介绍的就是关于复印机常见的“共性”故障的检查与维修。   由于复印机的种类和型号繁多,各制造厂生产的复印机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复印机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在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现象还是有一些差别,这里仅对共性的、一般常见的故障及其成因和排除方法加以介绍。   一、影响复印件质量故障的原因与排除   复印件质量不好是复印机最常出现的故障,此种故障可占总故障率的60%以上,以下是具体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一)、复印机复印出的复印件全黑   经过复印后,复印件上全黑没有图像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 曝光灯管损坏。首先观察曝光灯是否发光,不发光时可检查灯脚接触是否良好。是否为曝光灯管损坏、断线或灯脚与灯座接触不良等原因。   2. 曝光灯控制电路故障。曝光灯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检查各处电压是否正常,无电压时应检查控制曝光灯的电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时更换此电路板。   3. 光学系统故障。复印机的光学系统被异物遮住,使曝光灯发出的光线无法到达感光鼓表面。清除异物。反光镜太脏或损坏,以及反光角度改变,光线偏高,无法使感光鼓曝光,清洁或更换反光镜,调整反光角度。   4. 充电部件故障。二次充电部件故障(仅限NP复印法),检查充电电极的绝缘端是否被放电击穿,电极与金属屏蔽罩连通(有烧焦痕迹),造成漏电。   (二)、复印件全白   复印件全白故障分为感光鼓上有图像和感光鼓上无图像两种情况。   1、 光鼓上有图像   故障原因与故障排除:   转印电极丝接触不良;重新接通。   转印电极丝断路;更换电极丝。   转印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检修更换高压发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压线。   2、 感光鼓上无图像   故障原因与故障排除:   充电电极接触不良或电极丝断路;重新接通充电电极或更换电极丝。   充电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检修更换充电高压发生器或重新接通高压线。   控制显影器的离合器老化或损坏;更换离合器。   显影器脱位或驱动齿轮损坏;重新安装到位或更换驱动齿轮。   感光鼓安装不到位;重新安装。   (三)、复印件图像时有时无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原因在于充电或转印电极到高压变压器的连线或高压变压器本身损坏。    排除方法:   检查时可打开机器后盖,拆下电极插座。按下复印开始键后,用电极插座的金属部分碰触机器金属架,如发现放电灯火现象,证明此电极是好的。如没有放电打火,则高压变压器输出端不良,需要更换。如果两个电极插座均有放电打火现象,说明高压变压器无问题,而是插座与电极的连接不良,或是电极本身有漏电、接触不良的现象,应进行修复。   (四)、复印后复印件出现底灰   复印件上有深度不等的底灰,是静电复印机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是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复印件上有无底灰存在是鉴别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不足,原因包括曝光灯老化,照度下降;光蓬开得太小,曝光量小。调整曝光电压、光缝或更换曝光灯;   2. 原稿反差太小;   3. 复印纸受潮;   4. 显影偏压过低或无显影偏压;调整显影偏压、检修显影偏压电路。   5. 显影器中载体比例小,墨粉比例过高,造成均匀的底灰,而且比较浓。原因是游离的墨粉过多,载体难以吸附。这时要重新调整载体与墨粉的配比。   6. 墨粉、载体受潮,电阻率下降,墨粉与载体的带电性变差,造成显影效果不良。更换墨粉或载体。   7. 载体疲劳(包括湿法显影和干法显影)使载体对墨粉(或油墨)的吸附能力下降,容易使墨粉游离,而被残余电位(明区)吸附,产生底灰。   8. 墨粉与载体不匹配,不为同一机型所作用。   9. 感光鼓疲劳。清洁或更换感光鼓。   10. 所接机器电源过低,应保证电压不低于220伏。   (五)、复印后复印件颜色淡,对比度不够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感光鼓表面充电电位过低,造成曝光后表面电位差太小,即静电潜像的反差小。调整充电电位或调整充电电极丝与感光鼓的距离。   2.复印机工作的环境湿度过大,纸张含水率过大造成。   3.由于复印纸的理化指标没有达到要求,如纸张厚度、光洁度和密度等原因造成。   4.机电方面的原因有:转印电极丝太脏,粘有墨粉、灰尘、纸屑,影响转印电压;转印电极丝距离感光鼓表面(纸张)太远,转印电流太小,不能使纸背面带有足够的转印电荷,影响转印效果。清洁转印电极丝或调整转印电极丝与感光鼓的距离。   5.显影器中墨粉不足,无法充分显影造成显影对比度不够。   6.由于在液干法显影中显影液陈旧失效,造成载体缺少或疲劳失效,带电性减弱,使得显影不足。   |